荆州南昕学校初一习惯养成专题报告
抓养成教育,促健康成长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在中学阶段狠抓习惯养成教育,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与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帮助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对初一新生制定了一系列行为习惯养成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针对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认知等特征确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方法和措施。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课堂、贴近家庭、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原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二.目标内容及原则.
目标:
通过养成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生活、合作交往等良好习惯。研究制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借此契机进一步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内容:
初中: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范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
原则:
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内容规范化。以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体系,使养成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内容具体化。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养成教育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概括的内容逐层分解,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明确具体,易于理解掌握和执行。
3.内容序列化:要遵循青少年的发育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研究制定出每个年龄段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包括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在教育内容的安排_上要体现层次性和教育的连续性,要有梯度,不能简单重复,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三.途径策略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侧重于研究制定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
具体措施:
1.路队整齐,军事化管理。从早上起床下楼到晚上集合归寝,每个班都是整整齐齐,安静无声,体委、班长、路队长、安全委员组成的“F4”组合负责清点人数和队列组织,南昕学校初一年级规范整齐的路队是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无声食堂,一心干饭。每每到食堂吃饭,都能看到初一年级的学生们埋头干饭,只听到得到筷子撞击餐盘发出的声音,好似一场直击灵魂的交响乐,让人沉醉其中。
3.积分晋及,综合考评。学校德育处制定了《学生德育成长晋级管理》和《班级晋及规定》,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细化考核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亮点和长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总结归纳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否顺利开展。9月11日星期一德育处郭主任针对开学第一周,对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习惯和安全隐患问题,安排了《放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对初一年级习惯养成、纪律要求、安全教育等方面提供了具体措施。养成教育关系学生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在养成教育中,要从点滴做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学习做人。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管理。